古代怎么过元宵 元宵节的来历

2023-02-05 15:41:21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加以庆祝。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主要活动是吃汤圆,赏月,赏灯,猜灯迷,舞龙,成为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的月园之夜,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源自远古时代的“火把节”,人们手持火把在田野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自然灾害,祈祷获得好的收成。

当然对于元宵节的来历,坊间还有很多版本。据传天神的神鸟迷路到了人间,被猎人误杀,天神大怒,要正月十五火烧人间。天神的女人因怜悯之心把消息泄露给人间。有人便提出了家家挂灯笼的应对之策。天神正月十四一看,人间遍地火光冲天,一直烧到正月十六,便放弃了报复的念头。

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以上就是关于元宵节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