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吴亦凡最想做的音乐类型?QQ音乐Urban专区为你揭晓答案

2019-07-30 09:26:00 品牌

是说唱,更是 Urban

今年 4 月份,第二季“新说唱”开播之前,吴亦凡在微博丢了首新歌,《大碗宽面》。

要是再早两个月,你在网上搜《大碗宽面》,出来的会是一首恶搞曲“吴亦凡最新 trap 曲《大碗宽面》”。4 月 19 号“吴亦凡《大碗宽面》 MV 官方版”在 B 站放出后,再打开恶搞版《大碗宽面》,屏幕上全是给凡哥道歉的弹幕。

《大碗宽面》 trap 曲的诞生,是吴亦凡第一次担任一个说唱节目的导师,在节目里问选手有没有 freestyle。等凡哥亲自端出一碗大碗宽面的时候,节目已经播到了第三年,他需要推广的关键词从 freestyle,skr 到了 punchline。

刚开始有经验的观众把 punchline 预定成今年热词,但没想到节目才播没几期,黄旭孙旭、CSC 和活死人之间的那点小摩擦就让“我觉得你也不太硬”先出了头。

摩擦让节目有看点,不过对于那些奔着音乐来的人,比较惊喜的还是一些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来到这个舞台上。七月初,两位 00 后说唱歌手 Capper 和 V.O.B. 的对决吸引了很多人,突然出现的“无名之辈”刘炫廷和 Vex 也都以黑马之姿走到了很后面。

有新人,也有新的音乐风格。国内最早做 Trap 之一的 Wudu Montana ,嗓子“自带电音” Sean T 肖恩恩,北方公园的老朋友“膜老师”Mercylago 等,都在节目里展现出了他们各自的风格。

类似的现象在上一季已经有所体现:1V1对抗赛上艾热和李佳隆合作的那首《星球坠落》无疑是去年的年度说唱主题曲候选者,在包括 QQ 音乐在内的几大音乐平台上,这首歌的表现都是屠榜级别的。

好听归好听,但《星球坠落》,包括后面的《乌云中》、《目不转睛》这样风靡社交网络的歌,我们似乎都没法冠以一个单一流派的标签。说是 Trap,编曲上的特征也不那么明显;说是 Old School Hip-hop,那也有唱的部分;说是 R&B,又有大段的 verse……

这种融合式的曲风,常常招致一个评价:“不够 Hip-hop”。

这背后其实是说唱歌手个人风格的选择。写《星球坠落》的李佳隆除了听说唱会馆和 GOSH,影响他最深的还有 Chris Brown,因为喜欢其 R&B 融合 Hip-hop 的风格,李佳隆的音乐作品也在“寻找那种感觉”。

有国外留学经历的王以太同样有类似“杂糅”的说唱风格,在节目上偏重旋律的《目不转睛》和《童言无忌》之后,去年底王以太发了新单曲《Shout it out》,在说唱里加入了福音音乐的元素。

前段时间他上《新说唱》导演车澈的新节目《我是唱作人》,最后贡献了一首《挂羊头卖狗肉》,这首歌除了找来擅长 Grime 的英裔制作人 Harikiri,编曲找的是走惯 R&B 风格的常石磊,最后还往里垫进了爵士乐。

一首歌里有 Hip-hop、R&B、Jazz 甚至 Soul,那要怎么定义这种音乐?

听起来好像很复杂,但早在 17 年吴亦凡就已经解答过了。那一年他受邀参加格莱美,在红毯上被记者问到到底想做什么音乐时,戴着墨镜的吴老师回答:“我想做 Urban”。

比“流行”更流行

Urban音乐,或者叫Urban Contemporary(当代都市)音乐,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音乐流派。

很长时间里它是一个统称,指代涵盖 Hip-hop、R&B、Jazz、Soul 等在内的黑人音乐。后来起源于英国的 Grime 等细分流派,也逐渐被纳入其中。

会叫 Urban 这个名字,还是因为纽约一个叫 Frankie Crocker 的 DJ。

70 年代,通过一个叫 WBLS 的电台,Frankie 把这些音乐输入到了整个城市的脉动里,听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影响力扩大,后来就不是单纯的放音乐、听音乐了,Frankie 把这种跟听众的默契共享描述为“what’s happening in the city”——简单点说就是 Urban。

换做我们现在时兴的话来讲:Urban 不仅是一种音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lifestyle。

要说 Urban 在当时有多大影响力,一个小插曲能侧面印证。98 年第 40 届格莱美颁奖礼开始在即,Puff Daddy 找来一大堆 Urban 创作者在市政厅集会,其中包括 Stevie Wonder,Babyface 等音乐人。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向主办格莱美的录音学院施压,让他们提起对 Urban 音乐的重视,并且督促大家参与到格莱美的投票进程里,让格莱美为 Urban 艺术家们设立奖项。

根据 Puffy Daddy 的说法,当时大部分“流行音乐”的销量都来自 Urban,大约占了 35%。

到了这两年,这个数据可就不止这点了,就拿 R&B 和 Hip-hop 这两项来说,都早已经是比“流行音乐”还要流行的存在了。17 年,根据《尼尔森音乐产业年度报告》,Hip-hop 和 R&B 超过摇滚乐成为被听众消费最多的音乐。

这些音乐之所以受追捧,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它们并不是单一的 R&B 或 Hip-hop,这些音乐带给听众的影响力和感染度都是更多元的。

就拿在 Billboard 榜上打破披头士纪录的 Drake 来说,他的作品模糊了可以被明确区分的界限,最明显的元素是说唱乐,但他更多是在 Rap,Soul 甚至 Pop 等风格之间选取一个平衡点,这种并不专涉传统灵魂乐风格的作品当然能击中更多人。

只是这种杂糅式风格并不明晰,也因为作品里 Hip-hop 的元素占主导,在大部分听众的认知包括格莱美的舞台上,Drake 当然还是一位搞说唱的“pop star”。

格莱美也不是没给 Urban 创作者们盖过章,但更偏向的是走 R&B 风格的音乐人。

在 Puff Daddy 等人的抗议事件后,格莱美真就给 Urban 艺术家们设立了一个奖项,叫 Best Urban/Alternative Performance;颁了没几次,因为格莱美搞改革,这个奖就跟最佳当代 R&B 专辑等几个奖合并成了 Best Urban Contemporary Album。

2015 年碧昂斯的第五张专辑《BEYONCÉ》跟 Chris Brown、菲董等音乐人的作品一起被提名“最佳当代都会专辑”奖,她的制作人 Tricky Stewart 就出来说为了让这张专辑被认定为 Urban Contemporary Album 他下了多大的功夫。

“在入选阶段所有人都说这是一张 pop 专辑,但《Drunk in Love》并不是一首 pop song,它不是像水果姐《I Kissed a Girl》那样的歌,虽然它们都很流行,但两者是不一样的。”

年轻人的场域

QQ 音乐最近上线了一个新的专区,就叫 Urban,泡在里面的基本都是之前只能在 B 榜和油管上挨个扒歌的年轻人。

很长时间里 Urban 都只是个统称,喜欢这种音乐的人去找也只能隐约按一种“感觉”去锁定,但连格莱美都专门给开了奖项之后,Urban 实际上也在具体的流派风格上有了一些指导意义。

格莱美对于 Urban Contemporary Album 的定义是这样的:一张人声专辑里至少要有 51%的音乐元素衍生自 R&B 。这个奖项设立就是为了表彰那些作品里有当代节奏布鲁斯元素,或者制作中加入了 Urban Pop,Urban Euro-pop, Urban Rock 和 Urban Alternative 等元素的音乐人。

学院派在乐理上的定义可能很抽象。我们尝试理解一下。

Jazz、R&B 和 Hip-hop 这些音乐流派和其创作社群,通常背后都有深邃的表达。毕竟这些都是在一些很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被孕育出的音乐形式。

但到了今天,全球化、城市化在席卷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各个群体之间的基本尊重也已经成了一种广受认可的共识。新一代音乐人在创作 R&B 或者 Hip Hop 音乐的时候,比起前辈们,会更加着重在更当代、更都市的文化、社群和议题上。

而当这样一个新兴音乐人,他的作品在风格上和文化上都涉及了以上各个流派的元素,但又很难被单一归类的音乐风格,就常常被称作“Urban”。

对华语音乐的创作者来说,Urban 其实并不陌生,早在 20 年前它就吸引过一批年轻受众。

2000 年前后正是华语乐坛尤其是台湾乐坛的黄金年代,在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台湾企划、制作、宣传三位一体的商业音乐体系逐渐成熟并达到巅峰。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 R&B 音乐的兴起,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歌迷多少都知道所谓的几代 R&B 天王。1997 年,出生在香港并在美国求学,被认为“骨子里有 R&B”的陶喆发行了同名专辑《David Tao》,这张专辑被看作是华语 R&B 的开端。

有乐评人这样评价陶喆的音乐,“在洛杉矶有很多街头艺人 R&B 玩的都比陶喆好,但不得不说,陶喆在台湾乃至整个华语市场,他就是最纯正的 R&B 人,仅此一位。”陶喆也被冠上了华语 R&B 教父的称号。

此后王力宏、周杰伦相继横空出世,两位音乐才子用各自的作品将华语 R&B 音乐推向了一个高峰,也让 R&B 成为了华语流行音乐世界认知度和传唱度最高的音乐类型,周杰伦更是大胆将 R&B 与嘻哈、古典音乐、中国风相结合,创造出了有中国风味的 R&B 音乐。

这种既有 R&B 和 Hip Hop 元素,又带着强烈流行印记的华语音乐,在今天看来,其实就可以说是 Urban 音乐。

如今,唱片工业已经逐渐被瓦解,而新生代的独立音乐人更是懒得管你什么流派不流派的。逛逛 QQ音乐的 Urban 专区,你会发现,同一张专辑中又做 Old School 说唱又做 Trap 又唱 R&B 又玩点 Soul 的音乐人,比比皆是。

这个时候,Urban 这个概念的实用性就显现出来了。

在QQ音乐 Urban 专区里,有各种精选的 Urban 歌单,比如现在正大受年轻人欢迎的 UrbanFlow。

这个歌单从去年就开始不断更新,里面的歌融合了R&B、电子、Hip-hop 等流派。你能在里面看到很多在以往的常规歌曲分类下、很难被归类的音乐人和作品,比如当下最火的 Billie Eilish 和金曲制造机黄老板。

以往听众要发现这样的作品很麻烦,也没有专属的渠道。

很多创作者的表达其实不仅限于音乐,也包括他们参与设计的视听语言、MV等更多音乐整体内容。比如 Childish Gambino 的《This is America》,不看MV等于没听过这首歌。以往这些内容也分布很零散,而 QQ 音乐的 Urban 专区里专门分出了 R&B 和 Hip-hop 视频内容。

新生代年轻乐迷,实际上已经不太在意一个音乐人做的是不是“纯Hip-hop”或者“纯R&B”了。杂糅更多元音乐和文化的 Urban 大分类,似乎更加符合城市青年的听歌逻辑。

毕竟音乐不仅是音乐,它还是青年人审美趣味和品味的集中体现。从这个角度看,没有一个音乐流派比 Urban 更能体现青年人的潮流时尚和不拘一格。

试想一下,在当下这样的音乐汪洋里,还有这么一块完整的场域能把自己快速包裹进去,对听音乐的人来说,这总是一种莫大的慰藉。

本文转载自北方公园North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