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年赛事,西提猜的稳健,达占巴的重拳,阿拉佐夫的长腿和伤病,无不令中国拳迷津津乐道。这样的现象不禁令人感慨,不论褒贬,无可否认,《武林风》设置议程的能力仍然冠绝市场,即使当前搏击类赛事品牌群雄林立,这轮系列赛仍然承包了今年行业内几乎全部的热点。
事实上,从诞生之日起,一龙王者挑战赛便极具争议。于多数拳迷,第一反应是,凭什么是一龙,他有什么资格迎接8位拳王捉对厮杀后的挑战?此前一龙播求二番战的黑幕之声尚未平息,挑战赛方案的宣布便令市场再度哗然;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武林风》的最后荣光。2016年9月,原《武林风》主持人郭晨冬离职创办勇士的荣耀,带走了不少高水平运动员,令《武林风》赛事的运动员质量捉襟见肘。有鉴于此,让外国拳王捉对厮杀,被认为是《武林风》应对国内高水平运动员流失的不得已办法;于一龙本人,则需要做出相当多的牺牲。一旦在擂台上失利,更不用说被KO,其商业价值势必缩水。而在赛前,不论市场舆论,还是一龙自己,对能在总决赛获胜都不抱多少期待。唯一的自我安慰,只是调笑能否坚持三个回合,仅此而已。而这最终的结果,除了源于急速降重,一年鲜有高端赛事的刺激外,还来自巨大的压力与实力的真实差距。
随着挑战赛在昆明收官,这轮系列赛所带动的舆论热潮也将告一段落。《武林风》创始人吴立新在直播的宣传视频中,讲到了《武林风》之于国内自由搏击开疆僻土的引领作用,但对于《武林风》,艰巨的挑战其实才刚刚开始。2014年以前,得益于河南电视台的大力支持,《武林风》几乎是国内自由搏击市场上唯一的成系列的赛事品牌,拥有巨大的先发优势;2014年之后,随着昆仑决、峨眉传奇、勇士的荣耀等一批赛事品牌陆续崛起,《武林风》的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行业龙头的地位也屡遭挑战。
在体育改革新时代,《武林风》原先的体制优势倏忽间成为了短板。与同行们凭借市场融资一掷千金不同,受河南电视台体制所限,《武林风》难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防守的位置。还能守多久,下一步怎么走,成为困扰《武林风》发展的最核心命题。
解铃还须系铃人。破局的关键在改革,在制播分离。
迄今为止,河南电视台是国内少数还未进行制播分离改革的电视台,在体制机制灵活性上远远落在了市场的后头。没有改革,在有限的空间尤其是资金条件下,《武林风》的下一步发展可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有再大的愿景和期待,最终也只能望市场兴叹。不过,从近期流传的一些消息看,《武林风》的制播分离也并不是不可能。在“46号文”推动体育改革、河南广电推动两台合并改革的大背景下,有关《武林风》即将制播分离的传闻已然甚嚣尘上。
假如,在此仅仅做一个假设,《武林风》能在2018年赛季开始前完成制播分离,面对当前群雄割据的自由搏击市场,栏目组还能有多少新花样,帮助《武林风》在昆仑决、峨眉传奇和勇士的荣耀等诸多赛事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换言之,与这些后生晚辈相比,《武林风》的竞争优势究竟在哪里。从这一角度看,篡借流行于NBA的一句话语,永远不要低估一颗总冠军的心,也永远不要低估行业领袖在挣脱束缚后所迸发的能量。
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武林风》仍然具有较为可靠的护城河,即使这一护城河已在近年的市场竞争中有所削弱。
首先是品牌知名度,这是构造良性商业模式的基础。赛事品牌的建设是个慢活,没有足够的时间,很难看到回报。《武林风》在固定频道(河南卫视)固定时段(每周六晚21:15)持续播出14年,除此以外的赛事品牌,即使是昆仑决,举办的时间也不够长,加之中途更换了平台,在品牌知名度方面较《武林风》仍有着显著的差距,尤其在消费者市场。
其次是国际化程度,让《武林风》得以在高于市场的维度上大胆创新。《武林风》主打中外,14年来走遍了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几乎全部国际赛事组织都有过合作。这些宝贵的合作经历,并非新生赛事品牌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的,尤其要通过互利共赢建立起互信关系,更加无法一蹴而就。归根结底,现代商业的基础是信任,而信任并不是砸钱就能买来的。
一龙王者挑战赛宣告结束,《武林风》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衷心祝愿这一老牌赛事能够加入“46号文”拉开的体育改革浪潮,为拳迷、为中国自由搏击市场注入更为精彩的内涵。
或许这也正是《武林风》及其团队的野望。
推荐阅读:
iPhoneX三星Note8拍照效果评测 PhoneX对比Note8谁的相机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