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格斗孤儿事件结局 格斗孤儿终于要回家吃煮洋芋了

2017-08-18 09:07:00 腾讯网 再深一点 综合

今天早上得到消息,大凉山州教育局已经正式介入格斗孤儿事件,他们派人去成都,要把这些孩子全部带回到大凉山。我私下了解到的信息,这些孩子哭得稀里哗啦的。都不愿意回去,但估计最终还得回去。教育局的态度很坚决。大凉山那地方,如果对新闻有了解的可能有所耳闻,那里的孩子多数读书读到小学和初中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了。对于他们,回家上学真的就比练习MMA格斗要更好?我很怀疑。凉山政府的这种行为我就不评论了,但我想说的是,在这个时代做媒体报道,真得需要一点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是某种正确的意识形态,而是要想一想,你的报道出来后,报道对象会不会无辜受到伤害。这些孩子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们不是问责的对象,但因为一篇报道,整个人生可能都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此前备受关注的四川“凉山格斗孤儿”事件,最终在8月16日走向了一个令人遗憾的结局。

当天,四川成都恩波格斗俱乐部收养的来自凉山州越西县的孩子全部被带回家。其中一位接受采访的孩子阿杰曾说自己坚决不走,但当天他也被强迫按下了手印,必须回去。

见证离别的王志安在微博中写道,“阿杰哭了,其他的孩子们也哭了,教练们哭了,恩波(俱乐部负责人)也哭了,现场哭声一片。这些来自大凉山的彝族少年,遭遇了那么多不幸,生活刚刚见到一点曙光,希望又再一次破灭。他们在恩波格斗的奋斗将成为记忆,成为另外一个世界的回响”。

起因

“格斗孤儿”视频在网络引发争议

2017年7月,一段讲述“格斗孤儿”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视频中介绍了失去双亲、无依无靠的小龙和小伍的故事。两人都是14岁,是恩波格斗俱乐部的队员。俱乐部先后收养了400多位像他们一样失去双亲无所依靠的孩子,他们的梦想都是拿到UFC(世界无限制综合格斗赛事)金腰带。有的网友认为,对于失去双亲的孩子,能够在生存之外学到一技之长是一件好事。也有网友担心,孩子投身格斗而非学习文化知识,将来可能仍会遇到生存危机。

发酵

公安、教育部门介入要求孩子们必须回家

随着媒体大幅报道、网络热议,事情持续发酵,首先是四川成都警方介入,调查俱乐部对孤儿们收养的合法性,调查是否有未成年人参与商业比赛;之后,凉山的教育部门,要求孤儿们回到老家,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最终,这些“格斗孤儿”终于被要求必须回归凉山老家。

王志安曾前往恩波俱乐部采访了这些来自凉山的“格斗孤儿”、俱乐部教练等人,并在网络发布了一系列视频。在这些采访中,来自凉山的孩子阿杰说,自己现在水平只是一般,但是将来想打UFC,格斗名将李景亮是自己的偶像。他说,自己的父亲去世,母亲扔下他们姐弟三个改嫁了,如果回家只能去种洋芋了;几天前,他爷爷给他打电话让他回去,还说如果不回去,就把他的腿打断。王志安问阿杰想回去吗?阿杰只是重复说,我不回去。

成都恩波格斗俱乐部表示,本月初,越西县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赶赴成都与俱乐部进行了会面。在越西县政府的要求下,亲属陆续带孩子回家,而来自其它地区孩子的训练照常进行。目前,俱乐部仍在等待公安局的调查结果。俱乐部在下周将与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解决后续问题,结果将会及时公布。

焦点

俱乐部回应是否利用孩子牟利

俱乐部负责人恩波在接受王志安采访时表示,当年一个副乡长看到许多失去父母的孩子没人管,很可怜,给他打了十几个电话,希望恩波俱乐部能接收。当时,俱乐部开出接收的条件:贫困家庭、监护人同意。就这样,孩子陆续来到俱乐部。但是,这位副乡长在此次舆论发酵后被停职了。

至于网上质疑俱乐部没有文化课,但事实上恰是因为正规的学校孩子们进不去。恩波称,“俱乐部曾联系周边三所公立学校,但孩子们刚上学一周就被退学了。这些彝族孩子在家乡大都失学,到城里学校跟不上,学校要求提供暂住证,后来又干脆提出每个孩子交3万-5万保证金。”

随后,恩波聘请了4名老师给孩子们上文化课。每天晚上两节课,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思想品德。采访的孩子之一阿杰说,自己很喜欢上语文课,学习拼音和汉字;如果以后出成绩了,接受采访时不识字不好。当被问起平时成绩怎么样时,阿杰说50多分不及格,说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露出一口没长齐的小白牙。

采访中,王志安问恩波,这么多孩子一年下来花费多少?恩波回答称,四五百万,包括一切生活开支。恩波表示,“不可能赚什么钱,靠朋友的赞助和自己做的一些小生意基本持平。打比赛赢的奖金以及孩子们的出场费,目前为止俱乐部一分都没拿过。”

此外,关于孩子们出场费由俱乐部统一管理而引发外界指责他们“利用孩子牟利”的说法,俱乐部教练王舟予以否认,并称少年组的小孩子参加表演,主办方最多请他们吃顿饭,或者送几套衣服。当时网上传的那场表演赛视频是万达组织的活动,没有任何收入。

反思

回家“吃洋芋”“会有更好人生吗”

8月13日,有网媒刊发《以善良的名义——“格斗孤儿事件”的真相与反思》一文称,还是让这些“格斗孤儿”回到拳台吧。文章称,“孩子们参加的格斗训练,不是媒体片面理解的血腥斗殴。综合格斗是正规的职业体育运动,专业运动员的收入和前途,都高于一般收入阶层。”

“成都的恩波格斗俱乐部,也不是小拳馆,其培养出来的选手,很多成为格斗明星,甚至成为国际赛事的签约选手。”

文章认为,“这些孤儿,本来可以得到正规训练,走上足以改变命运的职业道路,可惜,却在热心民众的围观和帮助下,不得不返回贫困山区,继续‘吃洋芋’,而他们原本值得期待的前途,也变得渺茫。在善良的名义下,这到底是解救,还是扼杀呢?收留孤儿,并交给他们一技之长,本来是值得尊敬的慈善义举,可是为什么会变成社会谴责、攻击、政府调查的对象呢?这件事有太多值得反思之处。”

现在不是去攻讦媒体当初的报道有失偏颇、嘲讽网络上一群群圣母的时候,“格斗孤儿”暴露出的深层次扶贫困境不是更值得反思吗?当生存权都不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这些孩子的受教育权自然被撂在一边。当舆论在大谈特谈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如何被侵犯之时,有没有把人的生存本能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真正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呢?

物质贫困不一定导致精神贫困,但物质贫困会很大程度上引发精神贫困。攻坚脱贫的规划中强调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扶贫必扶智。可这还是得建立在物质贫困有所改善的情况之上,片面地硬扯精神脱贫,到头来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是为什么“格斗孤儿”打死也不肯离开的心理动因,如果他们在老家的温饱不成多大问题,他们会愿意选择这条背井离乡、每天辛苦搏斗训练而不去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的道路吗?

用受教育的义务逼迫他们回家,这本没有问题,但相关部门能否拿出改善其物质生活的举措呢?或者说,相关部门有没有能力去开展物质脱贫工作?如果他们的生活还是跟以往无异,这些孩子难道不会心生对这个世界的悲观无助吗?如此一来,不仅好好读书是个问题,能坚强地生存下去就善莫大焉了。相关部门的“亡羊补牢”倒像是平息舆论而采取的无奈之举。仅仅为避免舆论进一步发酵而拿这些孩子的生存与前途作为代价,未免太过于残忍。

“格斗孤儿”跟去年媒体爆料出来的江苏常熟童工事件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家里贫困而被迫逃离家园,为了基本的生存不惜辍学。把童工送回家,后来呢?当初在网络上叫嚣的人群早就失去了关注的兴趣。他们到底有没有接受教育,至今无人问津。

生存权和受教育权本不存在矛盾,但对于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只能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们主要负责打脸、挖坟、给差评;心胸比较狭窄,偶尔抒情,给世界开光~

今天小小琪看到这则新闻,有点感伤:这批”格斗孤儿“们终于全被逼回凉山了。

关于恩波格斗俱乐部的故事,相信大家多少都有些耳闻。

这里简单回溯一下。在四川大凉山,有很多“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被送往成都一家免费的格斗俱乐部收留、养育。在经过训练后,这些格斗孤儿们会进行MMA综合格斗比赛,踏上未知的夺冠征程。

可今天,他们被强制带回凉山老家了。对于他们刚有起色的人生来说,回家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

1、为什么不想回家?

“格斗孤儿”大多出自于凉山。在介绍他们的故事前,我想先科普一下凉山的现状。

凉山真的很穷。

2014年,根据四川省扶贫移民局的数据,凉山彝族自治州总人口474万,大约有50.58万贫困人口,平均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特别穷。在凉山共有17个县市,但却有11个国务院核定的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县。

如果还没有直观感受,那我这里打个比方。

凉山穷的程度,就是当地孩子都快读不起书了。

时任凉山州喜德县代理县长的曲木伍牛在《凉山彝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中提到:

凉山州贫困县农村儿童入学率只有64.8%,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比例高达70%。

新增劳动力中的文盲、半文盲人数还在增加。喜德县吴哈村,全村6-15岁人员123人,辍学在家27人,占22%,这其中的大多数人员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就辍学了。

这些文盲或半文盲的劳动力不仅自身难以脱贫,还会继续影响下一代的教育与培养。

更令人绝望的,是凉山毒品泛滥。

根据2016年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内针对中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彝族中学生吸毒比例为3.25%,高于当地汉族中学生吸毒比例0.98%。

而针对当地农民吸毒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汉族农民吸毒比例为7.89%,彝族农民则为17.43%。

毒品甚至已经成为了凉山彝族人的待客之道:当地彝族农村的婚丧嫁娶过程中,出现了以“办招待”的形式进行的聚众吸毒现象。

是的,这批被强制带回家的“格斗孤儿”,即将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穷且绝望的凉山。

回溯他们的童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惊恐与无助中度过的。这些孩子,不是父死母丧,就是父亲吸毒母亲改嫁。孩子们早早辍学,吃不饱饭。

凉山——他们的家乡,可能是他们一辈子难以摆脱的噩梦。

2、改变命运,从格斗开始

经人介绍之下,这些不知道未来在哪儿的孩子们突然知道了一个地方。在成都,有一家叫恩波的格斗俱乐部愿意收留养育这些孩子们,一日三餐,顿顿有牛肉、鸡蛋和牛奶。在这里,他们告别了饥饿与贫穷,远离毒品和艾滋。至少在这里,他们再也不用每天担惊受怕地做噩梦了。

恩波俱乐部里有个孩子叫阿杰。他的爸爸出车祸去世,妈妈抛下他们姐弟三人改嫁了,之前在家只能干农活吃洋芋。

而在恩波,他吃的是三菜一汤,两荤一素。

平时还能接受文化教育课程

当记者问阿杰想不想回家的时候,阿杰坚定地说:根本不想。

他们唯一付出的“所谓代价”,可能就是日复一日的搏击训练,然后在铁笼中进行表演赛或者真正的竞技比赛,争夺拳王之名。

可对他们来说,这点苦又算什么呢?

不管是生意还是理想,“格斗”是70名被外界统称为“格斗孤儿”的恩波格斗队成员改变命运的唯一选择。他们有个一致的想法:吃苦是一个男人必须要做的事、打工才不是男人干的事情。

有个叫俄木学的队员,一个月比赛脱臼4次。由于长期训练和充足的营养,俄木学的肌肉发达,每次都得由三个男医生齐用力10分钟,才把手臂恢复原位。

可俄木学从来没有后悔:“自己喜欢的事,没什么苦不苦的。”

如果不打拳受苦,就要出去打工。俄木学说:“打工不是一个男人该干的事。” 他为自己打拳而自豪,在家乡,他的同龄人多数在打工,“这很不酷。”

是的,再苦,也比绝望要好过。

“比赛打完就去做手术,干爹带我去做手术。”俄木学说。格斗队的孩子都叫恩波“干爹”。

更重要的是,恩波格斗俱乐部,让这批孤儿重新找回了自信,找到了能够改变自己未来的路。

就像在《恩波格斗的藏族少年,一个用铁拳改变命运的故事》视频里有个孩子说的那样:我没有父亲,恩波就是我的父亲,我叫他干爹,这里的孩子都叫他干爹。他们在这里找到了未来的希望。

有天,《摔跤吧爸爸》在成都上映。恩波带孩子们都去看了。

电影里,两个女儿在巷子里奔跑,在田野奔跑,一段浓郁印度风的音乐响起,传来童声:“我们的人生就像一辆不幸报废的汽车,而爸爸啊,您就是把这辆车开废掉的司机。爸爸您对我们太残酷,我们快要累死了。”

有个学员特别喜欢这个电影,从电影院回来,他又在师兄的手机里看了两遍。“那个爸爸特别伟大,我们干爹没有他那么凶巴巴的,他就这一点不如我干爹。”

可现在,他们要回去了,他们就要跟自己亲爱的干爹说再见了。

阿杰哭了,其他的孩子们也哭了,教练们哭了,恩波也哭了,现场哭声一片。

这些来自大凉山的彝族少年,遭遇了那么多不幸,生活刚刚见到一点曙光,希望又再一次破灭。

他们在恩波格斗的奋斗将成为记忆,成为另外一个世界的回响。

教练临别时说,“孩子们,欢迎常回家看看”。

其实他们也知道,没可能了。他们再也回不来了。

恩波格斗俱乐部老板说,以后再也不会招大凉山的孩子了,言语中满是心酸和无奈。

是谁亲手毁了这一切?

圣母,说的就是你们!

3、爱和正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原本单纯的俱乐部生活,在7月20日的一段媒体采访的视频打破了。

在视频中,剪辑者刻意营造出了一种压抑的氛围:孩子们会代表俱乐部参加表演赛,十来岁的孩子在铁笼中肉搏,外面围满了叫好鼓掌的成年看客。

这样的画面刺激了不少人敏感的神经。

在舆论压力之下,四川当地政府作出了一个决定:孩子全部回家,承诺让他们上学,以及把批准孩子上恩波俱乐部的官员停职。

圣母们心心念念的一点,孩子们不可以这么血腥,该上的学还是要上的啊。

可这批孩子当初在大凉山失学打架的时候,你们心里面就没点逼数么?

据民政部门不完全统计,凉山州失去父母抚养的“失依”孩子超过2.5万。

而在恩波格斗俱乐部在“收养”孩子时,已经得到了监护人和凉山州官员的同意。这些孩子在来恩波之前,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已经处于事实失学的状态。

事实上,恩波俱乐部也尝试把这批孩子送去正规的学校。可据新京报的报道,当地学校提出每个孩子都要5万元保证金的时候,恩波还是放弃了。

是的,恩波真的没钱承受这么高昂的保证金。俱乐部一年支出500万,收支大抵平衡,住宿饮食训练全部俱乐部埋单,保证金的出现实在让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圣母看不见这一切。

在她们眼里,孩子只能单纯,家人只能友善,生活肯定美好,教练一定剥削,血腥必须消灭,万物终归平静。谁打破她们的常识,谁就必须付出代价。

BB一下,马上回家!这事儿没得商量!

“闭嘴,我们在讨论正义!”这一刻,在房里吹着空调捧着西瓜的圣母,沉浸在虚妄的善良里,以爱之名,行恶之实。

可凉山的艾滋呢?贫穷呢?毒品呢?绝望呢?回到凉山的阿杰和俄木学的未来呢?

他们原本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啊!虽然苦,可毕竟还是一条生路。

抱歉,圣母善良之后,哪怕洪水滔天。

昔日佛祖割肉喂鹰,今日圣母让鹰吃草。

他们以为自己是救世主,可他们的智商注定只配做行走在世间的撒旦。

让人最绝望最好的办法,就是掐灭所有希望,以爱的名义掐灭生的光明。

也许凉山格斗孤儿原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他们不曾见过光明。

只是现在,他们的天又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