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还想再玩一次”、“动作超级灵敏”、“血量为零了”……在刚结束的第16届萤火虫动漫游戏嘉年华(下简称“萤火虫”)上,一款名为“Ganker”的格斗机器人引起轰动。
「7月16日,在萤火虫引起轰动的Ganker对战」
实际上,这不是Ganker第一次登陆萤火虫,一年前Ganker的第一台样机同样选择了在此发布。在这一年间,除了机器人本身的迭代量产推向市场,Ganker还定义了“格斗机器人”。
「Ganker蓝色版与Ganker黑色版产品图」
Ganker:机器人技术与竞技的完美结合
GI机动(网名)是华南地区模型圈里大神级的人物,同时他也是一名骨灰级Ganker粉丝。GI机动说,因为模型圈的特殊文化,早已对“实现儿时梦想、驾驶机器人战斗”的产品有很强的渴望。
“这是我控制Ganker进行武器砍击的视频。”GI机动说,Ganker格斗时的灵活运动与计分系统,深深刻进他的心里面,也因此契机慢慢成为Ganker的“脑残粉”,甚至还自发向他所在的圈子“安利”Ganker。
在此次萤火虫上,青模社常务主编梁梦麟更是连续两天来到Ganker的展位,并自诩为“Ganker推广员”。“我对Ganker的产品设计很有兴趣。”经过两天的摸索研究,梁梦麟说Ganker的最大乐趣在于其自由度,玩家可以自由改装金属骨架及预留空间,让各种构件的加装实现良好的匹配,让每一台Ganker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2016年7月,Ganker登陆美国众筹网站INDIEGOGO」
“操控自己专属的机器人进行实打实的格斗是每个男人的梦想,而Ganker完美地将机甲和竞技游戏融合在一起,这并不是现有游戏能够给予的真实感。”GI机动的这番话,或许代表Ganker种子用户的心声。
野心:构建机器人对战生态
进入2017年,无论是央视新闻还是各大直播平台,“机器人格斗”逐渐成为一个流行词,部分媒体甚至定义今年为“机器人格斗元年”。
「2016年8月,Ganker上海极战对战大赛」
作为Ganker的产品经理、深圳市工匠社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工匠社”,官网www.gjs.so )创始人招俊健认为“Ganker遇上了最好的时代”。“机器人元年的说法不太准确。”招俊健说,机器人只是一个技术集成词,范畴广泛,而对战类机器人的研发设计以及较为原始的应用,最早可追溯至90年代,但正因为有了这一步步建立的技术与尝试,才使在近年能产生出产品形态更为完全的垂直应用Ganker。
“如果说Ganker是能在现实中战斗的‘高达’,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把这个‘战斗场’——Ganker对战生态建起来。”招俊健说,包括在此次萤火虫发布的产品“Ganker智能对战台”和“Ganker手势模拟操控系统”,都属于正在构建的Ganker对战生态一环。
「Ganker上肢模拟操控系统」
接下来,工匠社还会发布新产品“Ganker上肢模拟操控系统”,这套系统通过外骨骼捕捉玩家的上肢行为,从而精准控制Ganker的格斗动作。“机器人格斗重在体验。”招俊健说,目前团队研发的黑科技产品将逐步提高用户在格斗时的体验,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合一”。
未来:机器人格斗文化遍地开花
新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娱乐方式都以翻天覆地的速度在更新。主投互联网创新的火山石资本副总裁刘昊是Ganker的投资方之一。谈起当初的“投资理由”,刘昊直言,在Ganker出现之前,已有不少团队在做同样的事情,“只有工匠社能把对产品的热爱、创造力和执行力融合到一块”。
「全球Ganker玩家的涂装展览」
“这是一个产品驱动型的团队。”刘昊说,Ganker的人机合一感成功地满足机甲拼装圈和游戏圈用户的重度需求,而智能手机与机器人的结合则满足了普遍大众的新型娱乐需求,“Ganker将引领新一代娱乐消费方式”。事实上,刘昊也是个重度Ganker粉丝,他自费买了两台Ganker放在办公室,员工很喜欢在午休时来上几盘对决。
“Ganker目前已经进入全国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主要智能硬件生活馆,合作的门店体系包括机场黑口袋、智谷优品、论潮等三十多个知名品牌。”招俊健说,对于未来团队的心很大,通过主办全球Ganker机器人擂台赛、Ganker机器人涂装大赛和Ganker全球线下粉丝俱乐部,以及参与世界青少年机器人大赛、MLF无限制机器人格斗职业联赛等多种方式,让格斗机器人文化遍地开花。(文/曾君蔚 图/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