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字,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当下很多流行词汇,追根溯源起来,我们会发现它们原来竟有如此深意。
最近,因为某些热播剧,又一个词火了起来。
对一个美人的最高赞美,如果只会说倾国倾城你就OUT了,现在要说“ 四海八荒第一绝色 ”!
不知道当年写下“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的贾谊知道以后,会作何感想……
但是,流行语说归说,背后的国学知识才是最有意义的。那么问题来了, 四海八荒到底指哪四海、哪八荒 ,你知道吗?
三山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海上有三座神山,即“三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三山”也叫“三壶”。晋代王嘉《拾遗记·高辛》里说:“ 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
不过,这三座神山其实是不存在的。
四海
古时候认为,中国大地四周有大海环绕,按方位分别是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并称“四海”。
也有一种说法称,四海是指四邻各族居住的地域。《尔雅·释地》: “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 , 谓之四海。”夷狄戎蛮,说的都是东南西北各方的少数民族。
后来,四海泛指天下各地,中国称为“海内”,外国则为“海外”。
五湖
“五湖”是自古就有的说法,但所指不一。像《史记河渠书集解》就说,五湖说的其实都是太湖。
近代以来,“五湖”主要指的是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这五个湖泊。
“五湖四海”也用来形容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
五岳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简称,分别指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
五大名山极富盛名,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说法。不过笑到最后的其实是黄山(安徽),因为“黄山归来不看岳”。
不过,对于多数没怎么亲身到过“五岳”的吃瓜群众,我们对五岳最熟悉的,可能是山上的各种武林门派吧……
六合
六合,指的是上、下、东、西、南、北六个方位。即天地四方。
所以,六合也泛指天下或宇宙。
《史记·秦始皇本纪》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贾谊《过秦论》有“及至始皇……履至尊而制六合”。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看来,古人对秦王一统天下的功绩还是相当认同的。
八荒
八荒,其实就是八方,即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八荒本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山海经》中,就有《大荒经》。
后泛指周围、各地。最近火起来的“四海八荒”其实也相当于全天下、全世界的意思。
九州
“九州”原是虚指,后来逐渐具体化。
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周礼》的记载稍有不同: “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
后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名词。九州的大河称为“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