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专访京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利律师

2017-01-23 09:44:00 东方网

她,用了4年时间从“新科毕业生”到单位副局长;她,从家人和朋友眼中“铁饭碗”的检察院辞去工作踏入律师领域;她,又用了2年时间,从“万金油”到专业拆迁律师……

她就是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之一李利。自律师执业以来,李利律师已经成功代理了数百起征地、拆迁案件,办案足迹遍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江西、安徽、四川、上海、吉林、黑龙江、河南、内蒙古等二十余个省市。

在她代理的案件中,每次都帮助当事人争取到了满意的补偿,一次次的胜诉代理,李利律师不断总结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办案思路与维权方法,深得委托人的信任。

法律科班出身,毕业进入检察院

约李利律师采访其实很不容易,因为她很忙,她不是在开庭,就是在去开庭的路上。约了几次后,终于敲定了时间。

那天的采访约在下午,阳光正好。国兴大厦21层京平律师事务所,人员穿梭。

正当记者梳理李利律师资料时,一位身穿白色纯棉衬衫,黑色外套的美女走进办公室,她一头乌黑的长发云朵般盘在后脑,着淡淡精致的妆容,眉宇间满溢飒爽英姿,嘴角似笑非笑般微微展开。

“这位就是我们律所的巾帼律师李利”,京平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介绍。

人们习惯于将女性和水联系在一起,女人的智慧和灵气都近于水,而对于拆迁领域这个行业的女律师而言,无疑要加一层石质的坚硬和沉稳,执着坚定的男子气概。当面对李利律师时,除了被她随性洒脱的性格所吸引外,更让我欣赏的是经岁月沉淀后的那份自信与从容。

闲谈中,李利说她并不擅长“推销自己”,因此网上有关她的描写,甚至其代理承办的案例,也少之又少。

通过简短的介绍,记者才知道,当年电影《流浪者》中女律师丽达的动情辩护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学毕业后,成绩优良的她被省组织部选中(那时,法律系毕业生直接被政府机关选中还是很少见的)。于是,原想成为一名律师的她鬼使神差般成为一名检察官。

离开别人眼中“高官厚禄”检察系统进入律师界

李利毕业后进入四川某县检察院当一名检察官。由于李利在工作中勤于学习和思考,不久就成长为单位的办案骨干。一年之后,院领导就明确表示要李利压担子,一些棘手复杂疑难案件也经常交给她办理。同时,初露头角的她也引起了省检察院的关注,每遇到重大案件,经常被抽调去协助办案。时间一长,工作突出的她顺理成章成为单位重点培养的对象。

2007年,是她在检察院已经工作的第5个年头。此时27岁的她,已经成为全市最年轻的反渎职侵权局副局长。在别人看来,她是检察院前途无量的明日之星。在家人和朋友看来,这是一份充满荣耀和羡慕的工作。 然而,千思万想之后,她却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消息:离职,这个消息让单位上上下下都很惊讶,然而她当时的想法却很简单:“就是想继续专心做法律业务”。在她的感受中,她的精力已经被上传下达、迎来送往占据了太多,对于最热爱的法律工作,她却很少能专心致志,心里的感觉总是“不上不下的漂浮着”。相比别人眼中的仕途,她更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专业的法律工匠”。

当她跟检察院领导和同事们说出了这些想法后,大家还是很难理解她,而且很担心她,一个女孩子,砸了检察官的铁饭碗,跑去当律师,这能行吗?

面对朋友的担心,同事的质疑、家人的不解。她深有感触地说了一段话:“人生不能总是在安逸中度过,总要学着面对更多的挑战,人生其实就是不断的修炼和完善,趁着年轻,我想让自己的人生更丰富些,更多一些色彩;另一方面,作为体制内的人,我更渴望外面的世界,无论它色彩斑斓,无论它荆棘密布,它都强烈的吸引着我,无法自拔……”。就这样,2008年,婉拒了领导同事的挽留,背负着家人朋友的不解,李利义无反顾地结束了当初为理想而奋斗的检察官生涯,步入了全新的律师领域。

褪去光环,从零开始

当褪去所有的光环后,李律潇洒地说了句“生命,在于折腾”。

一切归零,她从实习律师做起,一次机缘巧合进入了拆迁维权领域,初为新人时不可否认,压力很大,“做最坏的打算,最充分的准备”,虽说政法系统与律师行业许多地方都是相通的,但毕竟是体制内到体制外的一个转化,李利深知自己在风险把控和案件操作方面都存在许多欠缺的地方,工作之余喜欢与同事讨论案件,积累沉淀的过程,让她更理性、全面地看待问题。

当初选择律师这个职业是因为它富有挑战力,谈话中,李利不禁回忆起一个河南团体性维权案件。区别于其他个案,除了案件的文书写作、调查取证外,她还需要不断地对群体性当事人进行交涉沟通、判断,进而通过“排列组合”来提高工作效率,与时间赛跑为当事人争取更大的权益。拆迁方的不断骚扰、当事人的不安恐惧,朋友的信任支持,多方面的压力压得她透不过气来,可一想到30多户的权益都在律师手里握着呢,怎敢有一丝懈怠?只能化压力为动力,为争取最终的胜利,做好每一个细节。

将心比心,李利的付出许多当事人都看在眼里,说到征地拆迁案件接触的当事人大部分是朴实的百姓,没有华丽的语言,但有的当事人一个简单的举动却让李律感动至今:每天一条关于天气预报的短信,结果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未间断,看到李律要出差时总会提醒她记得添加衣物,节假日的祝福更是不曾遗漏。娓娓道来时李律嘴角还是上扬,掩饰不住的暖心,着实让人羡慕。

成为权威专业的拆迁律师

从检察官到律师,从“万金油”再到专业律师,李利的经历告诉自己:一个成功的律师必定是某个领域内的专家或者是权威,他的业务专长一定也是主要集中于一个或几个领域内,能够顺应专业化的要求,勤奋地做一个领域内的佼佼者,是律师成功的必然。

李利之所以认为要成为专业律师,她觉得律师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产生精细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律师行业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据笔者了解,目前很多律所分工越来越明显了,有的律所主攻高端民商事诉讼、有的专攻环境类法律纠纷、有的专攻涉税法律纠纷等,有的专攻拆迁,比如京平律师事务所,而传统的综合律所内部也有很多细分。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是提升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同时培养各行业精英的有效途径。当然,社会分工精细化,很难再有“全才”的产生,但也并不绝对。

作为一个律师什么案件都接,什么专业都学,研发成本极高,产生的结果也不甚理想,最后给客户都介绍不清楚自己是干什么专业的。

律师要将业务做精做细,做出水准,做出质量,专业化是更好的选择。律师之所以到处找案源,是因为律师的专业领域不清晰,没有传播出去,当事人不了解律师的专业领域,在客户和律师建立正式委托之前,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客户和律师互相找不到。

对于为何选择了做专业的拆迁律师?李利笑着说,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时代需要大量的拆迁律师。2005年前后,正是我国房地产开发迅猛发展的时期,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伴随而来的就是大量的房屋拆迁及拆迁纠纷,这就需要专业的拆迁维权律师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 第二个原因是李利希望借着办拆迁领域的案件更快、更好地锻炼自我的业务能力。因为拆迁维权业务涉及拆迁、房地产、土地、立项、规划、建筑等一系列百部以上的法律法规,需要极高的法律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正是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我毅然选择了做一名专业的拆迁维权律师。”李利说,一个真正的律师不仅是在帮助客户实现价值,同时也是在这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采访手记:坚守初心

律师者,法律之师也。顾名思义,律师应当精通法律,但是,仅仅精通法律,还远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律师,真正的律师应当是复合型的法律人才,既是哲人、又是学者;既是文化人,又是辞令家。它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即律师的综合素质要高。当今,律师已成为文明社会的象征,人权国度的保证,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因此,律师本身的含义就应具有相当好的综合素质,就是说,律师不是一般的人都可以做的,纵观古今中外,一些著名的或优秀的律师,莫不是知识渊博的智者。所以,公检法司包括律师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做律师要求更高。而李利律师显然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律师“,且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利律师已然从初出茅庐的年轻律师成长为精明干练的合伙人,除了能力与责任外,更多的是当事人的信服。理清头绪到吃透案件每位律师都可以做到,但更重要的是与当事人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也许赢得一个案件需要的是时间,但赢得人心却不仅仅是时间所能做到的。到底律师的价值何在?“有用”,李律师用了这样两个普通却不失生动的字眼来诠释一个本真的律师形象,它不是表现在庭审时咄咄逼人、辩论时滔滔不绝,不顾一切的追求胜诉结果,而是除了给当事人带来切实的利益外,能否读懂他们内心的不安与焦虑,给予他们一份信任与安全感显得尤为重要。

李利只是诸多对这个事业有着执著甚至执拗追求的律师中的一员,他们把风华正茂、斗志昂扬的青春托付给这个让他们又爱又”恨”的事业,十多年来,任岁月磨砺在法律的道路上依然无怨无悔、勇往直前,源于坚守初心。

李利律师代理的部分案件:

1、 四川成都武侯区某商业街商铺拆迁;

2、重庆大足某企业拆迁,为当事人争取到满意补偿;

3、河南郑州33户住宅拆迁案件;

4、贵州百花湖20户别墅拆迁案;

5、山东曹县100余位农民土地被征收案;

7、山西平遥房屋被强拆后,补偿从0元增加为当事人争取到满意补偿;

8、长沙张女士房屋征收案,维权历时7个月,终为当事人争取到满意补偿;

9、安徽安庆旧城改造拆迁案,为委托人争取到满意补偿;

10、湖南冷水江市张女士城中村改造拆迁案,为委托人争取到满意补偿;

11、浙江杭州萧山区5户城中村改造拆迁案;

12、湖北武汉某医院被违法拆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