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哈兰贝,没机会过18岁生日了。
“哈兰贝必须死”
5月27日是哈兰贝17岁生日,这只生活在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的银背大猩猩,学名叫西部低地大猩猩,“祖籍”是西非的刚果共和国。CNN说,哈兰贝属于稀有物种,全球野生“同胞”不超过17.5万只,另有764只和哈兰贝一样,生活在人类的动物园中。28日下午,一个4岁男孩突然“从天而降”,掉入哈兰贝领地的壕沟。这似乎激起它极大的兴趣,它靠近男孩,把他挡在自己和围墙中间。围墙顶端的人在尖叫,声音越来越大,哈兰贝开始变得烦躁,它抓起孩子脚踝在水中快速拖拽,之后又把他往领地的深处推。它生命的最后10分钟就这样伴随尖叫声度过,直到枪声响起……
在过去72小时,由现场目击者拍摄的、展现上述过程的多段视频在脸谱、推特等社交媒体上疯传。“哈兰贝之死”激起了许多人的愤怒。有目击者称,哈兰贝在事发之初对小男孩作出的完全是“保护性姿势”,似乎是怕人群伤害他。于是网民和动物保护主义者质问园方——“为什么园方不先用镇静剂?”“大猩猩的命就不值钱吗?”“为什么不先和大猩猩谈判?拿它喜欢的水果分散它的注意力不行吗?”30日是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数十名动物保护主义者来到事发动物园外追悼哈兰贝,46岁的塞塔说,“我们失去了一个辛辛那提人”。
同日下午,辛辛那提动物园内,园长梅纳德主持记者会,为射杀哈兰贝辩护。梅纳德说,批评动物园的那些网民不在现场,不是需要做决断的人,他们更不了解银背大猩猩的危险。动物园为失去哈兰贝极为痛心,但当时孩子处境非常危险,园方别无选择,如果使用镇静剂,必须发射好几发,且至少需要10分钟才能奏效,不但无法阻止哈兰贝,还可能激怒它。“如果再发生一次,我们还会做同样决定”,梅纳德说,400多磅重的哈兰贝徒手就能拍碎椰子壳,它拖拽男孩时,孩子的头已磕到混凝土。针对媒体质疑动物园防护不力,梅纳德坚称是小孩自己翻过护栏,掉入壕沟,园方防护措施达到美国国家标准,“你真了解4岁孩子吗?他们能翻过任何东西”。
“我更希望看到她死,而不是大猩猩死”
“在这个周末,一只稀有大猩猩的死演变为一场社交媒体驱动的火焰风暴”,30日,《今日美国报》旗下的辛辛那提新闻网这样说,文章的标题态度鲜明——“动物园事件后,社交媒体变得丑陋”。
按照辛辛那提网的描述,事件在脸谱和推特上迅速发酵,最初有传言称,掉入壕沟的是白人儿童,于是有人发帖称,“他们一定是白人,只有白人家庭才会带孩子去动物园”。一些黑人网民也怒了,网民Hood Intellect说,因为孩子是白人动物园才会射杀大猩猩,如果是“黑孩子”,他们顶多用镇静剂。网民Kar L. Stine 说,那只大猩猩也是个年仅17岁,而且手无寸铁的黑人。
但随后目击者发布的视频显示,孩子的肤色黝黑。而孩子的母亲随即成了互联网舆论的靶子。辛辛那提新闻网称,周六下午事发后不到48小时,社交媒体上已出现至少两个要求警方追究孩子母亲责任的联名请愿,其中名为“为哈兰贝谋正义”的请愿得到20.5万人支持(到本报昨晚截稿时,联署人数升至30.2万)。此外,针对孩子母亲的大量粗俗谩骂开始出现,有些甚至是死亡威胁。推特上有人直接说,“毙了那个妈”。一名北卡罗来纳州妇女在脸谱上说,“我更希望看到她死,而不是大猩猩死”。还有人在哈兰贝的照片上加上这样几行字:“我不明白他们为何杀我,我对孩子的照看比那位女士强”。辛辛那提新闻网称,当地警方已通知孩子母亲,她正遭受“非直接死亡威胁”,警方同时称,目前无意起诉孩子父母。
《纽约时报》说,起初,孩子与其母亲的身份都未被公开,他们所在的家庭通过公关公司发表声明,真诚感谢辛辛那提动物园作出的“困难抉择”,同时表示孩子已无大碍,生命更没有危险。没过多久,孩子母亲的生活就变得不平静了。《华盛顿时报》称,网民很快人肉出,孩子母亲名为米歇尔·克莱格,孩子父亲名为唐纳·迪克尔森。英国《每日邮报》31日发布“独家消息”称,孩子父亲36岁,有盗窃、走私毒品、枪械犯罪等多项前科,目前是辛辛那提一家工厂的分拣员。32岁的米歇尔在当地一家学前教育机构做行政。美国HEAVY网站说,他们被“人肉”后,米歇尔所在机构的社交媒体账户收到大量留言,不得不删帖。网上其他叫米歇尔·克莱格的女人也跟着遭殃。家在克利夫兰的白人妇女米歇尔·克莱格更换了脸谱头像,新头像上写着“这个米歇尔从没去过辛辛那提动物园,她5岁的儿子也没去过!”加州的米歇尔·克莱格也换了头像,新头像是《星球大战》中的白色盔甲兵,配发的文字是:“这不是你要找的米歇尔·克莱格”。
“我不看社交媒体,我够老了”
事实上,真正的米歇尔·克莱格在事发第二天就在脸谱上发文,回顾了一个本该美好的周末如何变成了恐怖周末,并感谢上帝和动物园的快速反应救了她的孩子。因没在文中对大猩猩表示哀悼或内疚,她遭到大量抨击。
这位看着孩子差点丧命的母亲究竟犯了多大错?CNN在报道中称,事发时米歇尔在忙于照料她的另外3个孩子。目击者迪尔德丽·莱金斯称,出事前听到小男孩和妈妈说了好几次要下水去,米歇尔一直在说“你不能去”。小男孩突然翻过了护栏(园方称3英尺高,不到1米),并快速穿过灌木丛,莱金斯的丈夫试图拽住他,但未成功。米歇尔当时极为惊恐地问莱金斯的丈夫,“(跑进去的)孩子是穿着绿色T恤吗”,得到了不情愿但肯定的答复。莱金斯说,她的丈夫和米歇尔当时都想翻进护栏救孩子,但被她阻止。他们拨打911等待救援。莱金斯也觉得,大猩猩起初对孩子没有恶意,但人群的尖叫让大猩猩变得焦躁。动物园的处置快速而得当,“他们干的真棒”。
“那对父母不是故意把孩子扔进大猩猩的地盘的,围观人群也并非故意激怒哈兰贝,动物园更没想杀了它”,CNN评论员梅尔·罗宾斯说,“在这个相互指责、人身攻击的媒体世界,你能想象一个实际上没有人有错的景象吗?”30日,罗宾斯题为“大猩猩死后,试着去同情而非指责”的文章被多家美国媒体转载。她在文中用了梅纳德在记者会上同样使用的俚语——“你可以在事后做‘星期一的四分卫’,但底线是,在救孩子还是救动物中选择,你永远都要选救孩子”。
美国BLAZE网站上,博主马特·沃什说,任何父母都清楚,只需一眨眼工夫,熊孩子就能给自己找来巨大的危及生命的麻烦。“我们生活在一个新异教主义时代,众多堕落的灵魂看起来只能为野兽聚集起大量同情,对人却表现出蔑视与冷漠”。
当然在美国舆论场,更多人同情哈兰贝,觉得它是“无辜的倒霉蛋”,辛辛那提动物园虽强调1978年开园以来从未发生过类似事件,但其护栏“失守”,确也有被指摘之处。31日,德国全球新闻网没有试图去分析孰对孰错,而是试图理解大选之年的美国人为何如此愤怒。该报道援引社会学者的话说,互联网时代,人们似乎越来越不信任彼此,更信任动物。
至于来自社交媒体的怒火,动物园园长梅纳德在记者会上说,“我不看社交媒体,我够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