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吃好还要穿好,冬至怎么能搭配得暖暖又时尚呢?
理应是心情激荡,掰着手指默默倒数离2016年第一个假期还有多远的距离。期待的心情犹如羽绒服上的糖果色甜蜜,大大的毛领随着小风摇摆,雀跃在阳光晴好的天气里。
像少女一样怀揣着最最美好的心愿,盘算着即将到来的一年应该和现在的自己有着令人惊讶和骄傲的差异。也许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改变,比如毛呢上低调的条纹状拼接。但至少,会有着如花瓣领一般小小的成绩。
0每一件毛呢都有如微电影,水波纹的绿和古瓷的青兰融合到一起,多半是在讲述轻雾氤氲的水乡。什么都是清雅悉心至极的,褶皱是素手捏就,圆扣是妥帖包好,小立领的弧线是贴合脖颈,厚重中不忘修饰身形。
加绒加厚、棉质、PU还有羽绒的材质把牛仔布料挤到了冬季鲜少人问津的角落里。不过大廓型的毛衣外套搭配上它其实很棒,虽然阔腿裤的风尚渐渐刮起,把裤子塞进短靴的习惯一时之间想改不容易。
在中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而在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冬至进补:饺子、赤豆糯米饭、九层糕、冬节圆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但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在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吃赤豆糯米饭。在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而广东潮汕的则有吃冬节圆的习俗。
就广东人来说,冬至这一天,会全家团聚吃团圆饭,不但做些大鱼大肉的荤菜,还煮些素菜,凑够九碟菜肴,有时还加上生果、烧酒和点心等,用来祭拜祖先。
海南:冬至扫墓祭祖吃团圆饭、甜丸
海南岛汉族居民主要从内地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时期迁徙而来,继承祖先的传统风俗不尽相同,因此海南部分地区有冬至扫墓的习俗。冬至扫墓,要杀鸡、宰鸭,全家族人都回来利用冬至团圆,聚在一块吃团圆饭,团聚祭祖,很隆重,像过年一样。
江南:汤圆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